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看资讯 > 新闻热点 > 要闻资讯

茶博士“支招” 茶仙子“解渴”

要闻资讯|时间:2024年04月18日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忠显 点击量:

毛鹃(中)和潘科(左)交流茶叶精细化加工技术

毛鹃(中)和潘科(左)交流茶叶精细化加工技术。

  “博士工作站将设在你们公司。”

  潘科话音刚落,毛鹃脸上已笑开了花。

  “擦亮雷山银球茶这一金字招牌,我更有底气了。”

  潘科是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名副其实的“茶博士”。毛鹃是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有“茶仙子”之称。3月末的一个傍晚,记者在雷山县丹江镇乌开工业园区偶遇了这两位贵州茶界的名人。

  在园区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灯火透亮、机器欢鸣,正在加工刚采摘下来的鲜嫩春茶。潘科走进车间,走了一圈,仔细查看。听闻潘科到来,毛鹃大步来到车间,迎接这位老熟人。

  “加工再精细些,茶叶品质还能更好。”潘科开门见山,“我泡一杯尝了下,鲜爽度不错,但滋味饱满度不足、回甘差点,这就是加工环节不够精细造成的。”

  潘科细致点评,毛鹃频频点头:“明天就组织技术人员培训。”

  银球茶,是雷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去年产量500余吨,产值2.7亿元,是记者这次采访的“主角”。

  “我出生时,喝的第一口水就是银球茶茶水。”说起银球茶的故事,毛鹃这样开头。

  开春以来,毛鹃就成了大忙人。白天,上山收茶青;晚上,车间忙加工。这颗直径20毫米左右,表面或银灰、或墨绿色的茶球,凝聚着她一家三代40多年的心血。

  绵延近千公里的苗岭山脉如果比喻成一株挺立天地间的茶树,雷山县就宛如一片碧绿的嫩叶,而苗岭之巅雷公山恰似一片茶叶的叶脉。这里终年多雾,在海拔1200米至1400米间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分布着一片片茶园。

  20世纪80年代,毛鹃的爷爷毛克翕开发出雷山银球茶,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她的父亲毛华全国各地“跑展销”,打响了雷山银球茶的名声。2017年,已在雷山县旅游局工作多年的“80后”毛鹃,辞去“铁饭碗”,回到大山,从父亲手中接过经营企业的重担。

  “小时候,爷爷带着爸爸妈妈上山采茶的场景总是那么清晰。”毛鹃说,这或许就是她们一家“融入血脉的事业。”

  雷山县是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如何以科技赋能,提升品质,提高附加值,壮大茶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是雷山茶企共同面临的一道共富考题。作为雷山茶产业的主力担当——雷山银球茶的掌门人毛鹃有自己的规划,也是她与潘科谈得最多的话题。

  “一名西班牙客商品尝我们的银球茶后,主动跟我学中文。”刚从西班牙市场考察归来10多天,毛鹃依然振奋,她说:“用科技赋能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雷山银球茶的金字招牌可以擦得更亮,也能带动更多乡亲增收。”

  “要构建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做好精细化加工……”潘科支招。

  已是晚上11点,加工车间灯火通明、茶香浮动,“茶仙子”和“茶博士”依然兴致勃勃热聊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淳)

  一审:罗忠显

  二审:付芳婧

  三审:申谋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