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威宁自治县炉山镇燕山村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以前这里抬头不见天,到处是渣土、煤灰,种下的果树根本不会结果。现在天蓝了、水清了,果树也开花结果了。”谈起当地的变化,燕山村村民陆金玲感慨万千。
据了解,曾经的燕山村,由于开挖煤炭,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大,种下的绿植也生长不了,产业发展也比较缓慢。
近年来,炉山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在此东风下,燕山村积极响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植被逐渐恢复,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同样作为本地人的潘兴显,看着家乡一天天的变化,心里也是止不住的高兴。2018年,在外务工的他,响应县里的号召,在炉山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租了108亩土地来发展小白梨产业。
2018年1月,威宁自治县众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领村民种植小白梨和辣椒。目前,合作社现有社员26人,其中19人以土地入股,7人以现金入股。
“老百姓除了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之外,还可以在基地务工,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非常的方便。”潘兴显说。
据悉,燕山村小白梨因其个小、皮薄、味香、汁浓深受消费者喜爱。潘兴显通过嫁接技术,集中连片种植,现在合作社108亩梨树已经挂果。
“现在实行规模化种植,除了合作社种植的108亩以外,其他村民自己种植的有一万株左右,我们提供技术、对接销路,村民只负责产品采摘,获得的利益分成,70%都是村民的。”潘兴显说。
如今,燕山村将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发展“八要素”要求,严格落实“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政策目标,大力发展小白梨等绿色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和品牌,实现让大地披绿,让群众增收的目标。(刘步 祖海雪)
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