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看资讯 > 农经资讯 > 农网头条

深耕林下打造“绿色银行”

农网头条|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忠显 点击量:

  迎冬小雪至,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龙凤村的林地里,种植大户刘赞带着村民拔草刨土,在半湿润的土坑中掘出一个个天麻。
  在全省林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化发展的推动下,龙凤村1000余亩闲置林地变成如今的天麻种植基地。
  林下种植、林下采摘、林下养殖、森林康养和自然教育……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森林面积达1.66亿亩,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021年7月,贵州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林下经济发展责任纳入市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并相继制定《贵州省林下经济专项统计调查制度》《贵州省林下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为林下经济的科学布局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全省各地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广袤的森林资源被有效盘活,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林草产业总产值3670亿元,同比增长3.88%,占全年任务4350亿元的84.4%。
  多元发展:拓宽林下经济新途径
  初冬,走进黔东南州天柱县竹林镇四十八寨野生九制黄精晒场,一个个盛满黑褐色黄精的簸箕排列整齐,浓浓的中药材香味扑鼻。
  九制黄精手艺人唐俊介绍,该作坊的黄精产品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还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海外市场,今年仅线上销售额就已超150万元。
  黄精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等功效。九制黄精,是通过传统古法工艺柴火木桶蒸制,历经九蒸九晒九露,自然晾晒精制而成,既保存了黄精药食同源的功效,还确保了极佳的口感。
  今年,四十八寨九制黄精制作坊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周边50余户群众种植林下黄精,共收购4万余斤新鲜黄精,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
  近年来,天柱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林下经济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步伐。截至目前,全县1.6万人从事林下经济,林下经济综合总产值达10亿元。
  我省林下经济涵盖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和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多种产业模式,成功打造了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森林康养人家等各类经营载体。
  精深加工:唤醒林下经济新活力
  眼下,在位于毕节市大方县慕俄格街道红星村的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当地群众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天麻采挖、分拣、装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紧锣密鼓地进行清洗、蒸煮、切片、烘干等工序。个大饱满的鲜天麻“摇身一变”,成为天麻粉、天麻片、天麻酒、天麻胶囊,实现“身价”倍增。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天麻生产、加工、研发、销售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省级龙头民营企业,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着力在丰富天麻产业发展链上发力。“目前,我们已开发加工酱香型天麻保健酒、天麻胶囊、天麻面条、天麻鸡汤、天麻茶、天麻糖等保健品、食品,申请专利46件、商标25枚。今年公司销售额已达3000多万元,年底完成6000万元的销售额不成问题。”该公司总经理文平说。
  该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方式,积极推广天麻种植,在大方县核桃乡、安乐乡、果瓦乡、慕俄格街道等乡镇建立种植基地,带动农户1000余户,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解决群众就业600余户1000余人,户均年增收1.2万元。
  从野生天麻、石斛等名贵中药材,到松茸、竹荪等珍稀食用菌,再到蜂蜜、山茶油等天然食品,在黔贵大地这片土地上,这些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贵州山珍,经过精深加工后,畅销国内外市场。
  数智赋能:激发林下经济新动能
  天麻每公斤零售价143.94元、灵芝每公斤零售价102元、黄精每公斤零售价31.77元……打开贵州省林下经济产业综合服务体系移动端,林下产品的市场价格一目了然。
  该平台是全国首个林下经济产业综合服务体系运营中心,于2023年9月正式上线。通过服务网和移动端,汇聚全省林业产业基础数据,推动产业与大数据的有机结合,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便利化、多样化的服务。
  该平台集政务服务系统、林下经济一张图、市场服务系统、金融服务系统于一体,用户可以从中了解最新的林业动态、林下资讯、林下产品实时市场价格走势以及省内林下产品供需数据。同时,根据采购需求设置的“热销榜单”“林下精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康养”六个展区,为用户提供快速分类采购入口,多元化满足用户的采购需求。
  目前,平台已入驻企业1001家,有商品1340款,合作银行8家。
  在数智化技术加持下,贵州林下产品产业持续升级。一方面,通过引入更先进的数智化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深化与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和覆盖范围。同时,加强贵州林下经济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力度,提升贵州林下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涛 张警)
  一审:罗忠显
  二审:付芳婧
  三审:申谋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