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看资讯 > 乡村振兴 > 精准扶贫

高伯中的“致富经”

精准扶贫|时间:2020年03月25日 信息来源: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文剑 点击量:

  “种辣椒,他是‘高手’;办产业,他是能人。”在大方县理化乡的干部群众眼里,大塘村王家寨组高伯中靠双手勤劳致富的故事,生动而典型。多年来,大家都习惯并热衷于给他算经济账:去年,8亩猕猴桃赚了4万多,6亩辣椒赚了3万多。

  “去年我又栽了4亩猕猴桃,今年把辣椒扩大到7亩,以前种来喂牛的玉米不再种了,不划算。”3月20日,在大塘村的产业地里,高伯中搓着手上的泥土说,“去年猕猴桃受冰雹影响,辣椒在烘干时又不小心烧了一炕,收入也就七八万元,要不还能高点。”谈及去年的“不幸”经历,这位55岁头上有些银丝但却精神十足的农民,言语中带着一点遗憾,脸上却始终带着爽朗的笑容,“大不了今年把去年的损失补回来!”

  大方皱椒是大方县的传统种植业,高伯中坚持种了30多年。90年代初,人们都认为种植业没啥干头,纷纷外出打工。高伯中不仅不为所动,反而利用人们外出务工土地闲置的机遇,流转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发展起了辣椒、烤烟等产业。“无论办什么产业,高伯中都很用心,他家的地总是最精致、最讲究的那一块,几乎找不到一颗杂草。”同村的高伯万说:“在那个年代,别人外出打工一年收入一万多块,而他在家门口种地就能收入三万多块。”

  “种烤烟两个人种不下来,得请人帮忙,但种辣椒和猕猴桃就可以。”2014年,高伯中采取“猕猴桃+辣椒”的模式,种植猕猴桃8亩、皱椒6亩。而在此之前,由于技术、土壤、市场等原因,就有人发出“大方皱椒在产量和经济效益上已不再占优势”的质疑,并纷纷改种或减少皱椒的种植面积。

  面对质疑,高伯中这次仍不为所动,他坚信大方皱椒的好品质一定大有前途,并将多年来种烤烟的经验与技术运用到了皱椒种植上。他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大方皱椒的种植“窍门”,在育苗、翻地、起垄、覆膜、移栽、管护、采收、烘干等工序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秘方”。人们“惊奇”地发现,高伯中种出的辣椒无论是外观、质量还是收成,都要比别人家的好得多,不仅能卖上好价钱,还常常引起商贩们的抢购。贵阳的一位商人甚至坚持连续订购他的皱椒11年,并向他提出“价格由你定,但每年辣椒一定要给我留”。

  在像高伯中一样的农户和贵州举利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坚持和坚守下,2013年,大方皱椒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种植户和种植规模也随之增加。

  “论种皱椒技术,没几个人能比得过他。”随着“种椒高手高伯中”的名气不意间在乡里逐渐传开,理化乡及其周边乡镇的种植户纷纷请他到地里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对比,高伯中道出了“秘方”关键所在:图省事、疏于管护、不覆膜或覆膜时机不对是最大的问题。他说:“种辣椒,既要看天,关键还是要看人,既要科学种植,还要勤劳管护,你对它用心,它才会用收成回报你!”

  高伯中的儿子在广州一家加工企当车间主任,月入过万元,其女儿也在政府机构上班,看着逐渐老去的父母,两兄妹多次劝他们放下农活,颐享天年,但他却说:“你们那点工资不中用,什么都要用钱买,我一年粮食蔬菜都是自家地里的,辣椒和猕猴桃就是纯收入。”听乡亲们说,高伯中每年还要资助孩子们不少钱。

  “高伯中是一位诚实守信、精明能干的人,对产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心呵护。”理化乡乡长熊钦说:“他勤劳踏实,不等不靠,正是当代广大农村的精神典范。”(记者 张亚 任端毅 罗晟鸣)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