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走进位于赫章县野马川工业园区的赫章县韩亚工艺品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忙着生产假发,经过加工、裁剪、计量、整毛、缠管、定型等工序,一条条漂亮的假发被整理出来,等待包装运输,一派繁忙景象。
“今天早上刚往美国运送了783箱成品。”公司办公室主任朱可指着仓库里摆放整齐的箱子说,“这是昨天才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200吨化纤丝。”
韩亚工艺品有限公司是赫章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该县生产发制产品的领头企业,总部在“假发之都”河南许昌,于2018年11月进驻野马川工业园区,注册资金为500万元。公司自主研究开发的各类产品多达百余种,除花色不一样外,还有直发、卷发、发辫、接发、头套等产品类型,更高级的一个卖几万元。原材料主要从韩国、日本进口,一顶顶假发生产出来后,从赫章县出发,经青岛港出口美国市场。
“假发制造是个精细活,含有大量‘手做’元素,很难用机器代替。”谈到当初入驻赫章的原因,朱可说,假发生产需要大量人工,正是看中了赫章县丰富的人力资源,当初县政府到河南招商引资时,企业就同意到赫章建厂。
在最大限度释放人口红利的同时,企业和当地实现了双赢。
数据显示,2019年,韩亚工艺品有限公司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000万人民币,实现了赫章县进出口贸易为“零”的突破。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截止到5月,进出口贸易额也在1200万人民币左右。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韩亚工艺品有限公司不仅每年形成可观的出口创汇,它的迅猛发展更是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公司目前共有122个员工,除了5名来自河南本部,其他全部是当地群众,其中还包括1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家门口的假发厂干活,既能照看孩子,每月还能挣3500元左右。”野马川镇双营村二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苏凤一边进行裁剪,一边高兴地说。 负责整毛工序的王家美是野马川镇乌木村中坡组的村民,她骑电瓶车15分钟就可以到工厂上班。为了能多做几条假发出来,她每天早上7点半就开始工作,平均每月能拿4500元,去年10月更是拿到了5800元的高工资。“满意!满意!”王家美直夸工厂待遇好。
据悉,目前韩亚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12月,计划再扩招50名群众赶制订单。下一步,还将延伸到赫章县各乡镇的移民搬迁点,确保搬迁安置点都有加工厂、都有管理人员。
听闻韩亚工艺品有限公司要招工,6月9日当天就有群众前来咨询,并且有三名群众正在参加以工代训,争取尽快成为熟练工人。看着家乡的产业红火起来,当初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都纷纷选择返乡就近就业,乡村也逐渐变得更加有活力。
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