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看资讯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

威宁:阳光城内阳光果 丰收时节话丰收

乡村振兴|时间:2020年10月28日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文剑 点击量:

  10月19日,在威宁自治县雪山镇谢家社区2万亩苹果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红苹果挂满枝桠,让人垂涎欲滴。果园里,工人们正在采收苹果;道路旁,来自八方的商贩忙着购买刚采摘的苹果。

  有“阳光之城”美誉的威宁,因海拔高、纬度低、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所产苹果色泽深红、含糖量高、口感好,被称为“高原阳光果”,相当受市场青睐,苹果种植已是当地群众的致富产业。

  “我家今年种了70多亩苹果,挂果面积有三四十亩,收入至少有20多万元。社区里比我家种植规模大的有10多户,年收入在七八万元的人比比皆是。”谢家社区苹果种植大户谢飞说。

  今年50岁的谢飞,种植苹果已经有30多年了。之前由于种植技术跟不上,效益不好。后来,谢飞四处学习,向镇里的果树站请教,还曾丢下手上的农活,去听果蔬专家的课。

  如今,谢飞被雪山镇聘为果技员,是当地有名的“田专家”,有很多人前来讨经验。对此,他总是倾囊相授,还经常到田间地头为种植户培训技术。

  谢家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怀宁就是在谢飞带动下,通过种植苹果走上致富路的。

  “以前种苹果没技术,怕亏本。现在有谢飞他们的技术帮扶,就有信心了。闲的时候还可以到苹果种植基地打零工,既能学到技术,又能增加收入。”50多岁的李怀宁说,自己种了30多亩苹果,对在今年内脱贫很有信心。

  “我们谢家社区有801户3713人,共种植苹果2.2万亩,挂果面积有6000余亩,几乎家家都在种。每年仅销售苹果就能让全社区人均收入增加6700余元。”谢家社区第一书记管庆忠介绍说。

  截至目前,谢家社区所在的雪山镇共种植苹果5.7万亩,挂果面积2万多亩,今年的总产量预计2.2万吨,产值8000余万元。产业红利覆盖7个村(社区)1267户63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0户1800余人。

  “我们将着力打造精品苹果‘种储销+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苹果产业示范园区,加快苹果产业发展,让苹果成为群众致富果。”雪山镇党委书记赵德超介绍说。

  威宁苹果的品牌价值,体现在火热的销售上。

  走进威宁超越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打包苹果,以销往全国各地。

  “公司每天可发货70吨,除了网上电商订单外,公司还有自己的销售平台。今年采收季计划销售威宁苹果4600吨,目前已经销售2300余吨。”威宁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战国介绍,公司每天的务工人数有100多位,其中65位是易地搬迁到县城的贫困村民,每名务工人员每天的工资在100元到200元左右。

  近年来,威宁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引进海升集团在威宁投资成立超越农业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借力龙头企业,壮大苹果产业。

  通过该公司的带动,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与相邻的牛棚镇共同打造了万亩精品苹果示范基地。目前,示范基地的核心种植区已发展到6000亩,覆盖农户4056户172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56户2952人,一年仅务工支出就有600余万元。目前,全县种有苹果50万亩,带动2.7万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据悉,今年9月,威宁苹果以品牌价值4.11亿元,第3次跻身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记者 陈武帅 叶启伟 赵伟)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