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看资讯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

安顺“旅游+”激发新活力

乡村振兴|时间:2020年11月16日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文剑 点击量:

  近日,“一个人的安顺乡愁文化园”餐厅正式对外营业,餐厅环境清新优雅,包浆豆腐、洋芋粑、镇宁鸡蛋糕、卤粉等上百种安顺特色小吃,让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

  “寻味安顺乡愁记忆的同时,体验特色美食文化,慢下来,细细品一座城市的味道。”安顺市民陈少一踏着石板路,感受着民国时期安顺老城朝天门、永安门等历史建筑的风貌,这让在安顺土生土长的他,对本地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个人的安顺乡愁文化园”的打造是安顺在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挖掘当地文化底蕴,用“旅游+文化”讲好安顺故事的一次创新性实践。如今,更多“旅游+”尝试,正不断激发安顺全域旅游新活力,推动安顺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跨越。

  破解“门票经济”困局

  安顺市是一座“天生丽质”的城市,拥有黄果树、龙宫、屯堡、格凸河等旅游资源。同时文化底蕴深厚,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屯堡文化、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等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优秀的传统旅游城市,安顺如何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在贵州师范大学二级教授、贵州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张晓松看来,长期以来,安顺对景区“门票经济”过度依赖,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实现“快旅慢游”,是安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旅游+”成为破题关键。游客对个性化旅游、品质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单纯游览景区景点,已不再能满足游客需求,带有更多文化内涵的文旅项目才能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今年,安顺市统筹推进“2020年文旅十件实事”,举办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打造神秘阿歪寨村、安顺蜡染馆、娄湖艺文中心等一个个崭新“旅游+文化”“旅游+康养”项目,项目陆续开放并成为长假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安顺文旅产业复苏主要指标回稳向好。

  打造安顺旅游新亮点

  “白天赏美景,晚上品过特色小吃后,还能观看这种沉浸式的文艺演出,感受当地特色文化。”第一次来到安顺的四川游客肖萧,在安顺山里江南景区观看了“夜书·今生缘”后,对此次旅程称赞不已。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安顺山里江南景区依托安顺600年的屯堡文化底蕴,将浪漫的故事情节和屯堡文化资源结合,推出全国首个大型沉浸式光影演艺“夜书·今生缘”文旅IP。

  沉浸式演艺表演只是安顺推动文旅融合的探索之一。在虹山湖狮子山广场,上演大型实景演出《虹湖之夜》,以安顺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安顺山水为演出舞台,展示着安顺特色民俗及人文风情;在平坝区可以欣赏到小河湾庆丰收——“抖在小河湾”民族风情表演;经开区国庆“非遗”体验之旅——走进安顺蜡染、第七届安顺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青岛啤酒嘉年华、黄果树奇遇岭景区室内滑雪体验等活动也热闹非凡……在安顺,除了黄果树、龙宫等传统国家级5A景区在假日旅游市场热度不减,更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项目已成为安顺旅游新亮点。

  推动全产业链布局

  加快旅游产业与文化、乡村、康养、生态等紧密融合,让旅游消费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需要提前谋划旅游产品和业态创新。

  今年,安顺精选500余个文化旅游项目、康养旅居项目,涵盖三次产业各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分赴上海、广东广州、重庆、湖南长沙等地开展招商引资。

  通过加强旅游业态有效供给,安顺全产业链谋篇布局,根据旅游市场多样化及多元化的需求,提供更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大力唱响“中国瀑乡·秀美安顺”旅游品牌,打造了一批文旅民俗、生态养生、温泉疗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会展商务、竞技探险等新型旅游产品,做好“旅游+”和“+旅游”文章。

  目前,以黄果树、龙宫景区为核心,“黄果树·各国里”综合旅游项目、盔林甲村康养综合体等新旅游业态的注入,丰富了“旅游+”内涵;同时各县区抓好夜间旅游经济打造工作,让西秀区好吃街、平坝区澳林温泉小镇、镇宁春风里等集餐饮文化为一体的夜间消费经济热起来。(记者 金秋时)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