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看资讯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

大村带小村 强村带弱村 协同共振兴——天柱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成“致富加油站”

乡村振兴|时间:2023年02月02日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忠显 点击量:

  “我们村的羊肚菌产业真是选对了!接下来,我们要把羊肚菌种植规模扩大到700亩,争取产业收入翻一番。”冬日料峭,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村委会大楼里却暖意融融,乡村振兴服务站站长潘易君向现场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宣布这一好消息时,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作为农业大县,天柱县118个村落大多以传统农业为主,一些村存在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任务重等问题。为此,天柱县以“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协同共振兴”为目标,在蓝田镇东风村、渡马镇共和村、坌处镇三门塘村等8个试点村设立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选派16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站长和副站长,协助村“两委”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解难事谋发展。

  去年5月,天柱县委组织部年轻党员潘易君主动请缨,到东风村担任乡村振兴服务站站长。

  “熟悉了解村情时,我听到有村民抱怨串户路的卫生太差了。”潘易君说,东风村要发展,每一位村民都是责任人,我们最终决定“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

  从路面硬化、流域整治、污水处理,到庭院美化、门前“三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半年时间,东风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小花园,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打心底里高兴。”村民杨通斌说。

  在村“两委”和乡村振兴服务站的带领下,2022年以来,东风村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稻+羊肚菌”轮作确定为主导产业,着力构建村企合作模式,投入200万元与龙头企业合作种植435亩羊肚菌,有效带动3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以上。

  此外,潘易君还在东风村推行积分管理制,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创建东风村乡风文明超市。“群众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乡村建设等赚取积分,积分不仅可以在乡风文明超市兑换商品,还将与先进示范对象评比、年终集体经济分红挂钩,真正让村民得实惠。”潘易君说。

  “按照乡村振兴服务站+五大振兴先锋队+乡村振兴寨管委的组织构架,我们对村‘两委’成员、乡村振兴服务站成员、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科学精准的分工,大家拧成一股绳,瞄准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全力攻坚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重点难点工作,确保打通服务乡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天柱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石冰燕说,目前,全县8个试点村已签约引进乡村振兴项目12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在30万元以上,累计超过250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一审:罗忠显

  二审:付芳婧

  三审:罗曦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