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看资讯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车管所”——毕节公安推行“三下乡”交管服务惠民生

乡村振兴|时间:2023年12月22日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忠显 点击量:

  近年来,毕节市公安局紧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突出问题导向,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载体,聚焦全市农村地区二三轮摩托车基数大、群众因地处偏远乡镇导致进城办证(检测)意愿不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等实际问题,精准调研、靶向施策,积极开展送考、送检、送宣“三下乡”服务,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车管所”,方便群众惠民生。

  聚焦办证困难 “送考下乡”解民忧

  针对农村驾驶摩托车群众办证意愿不强、驾驶证获取难等实际问题,毕节公安交警部门克服时间、警力等客观因素制约,精心组织谋划,以“送考下乡”的方式解决群众所需——把驾驶证考场设在村寨,让农村地区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参加考试。

  同时,针对农村摩托车驾驶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考试合格率偏低等实际情况,开展广泛调研,积极探索“部门联动”“以训促考”等新送考模式:从11月份开始在大方县理化乡开展试点,采取“乡镇负责摸底排查问需求、交通部门指导驾培机构送培训、公安交警部门送考试核发证”的“三步工作法”,变公安单打独斗为合成作战、变“传统送考”为“送训送考相结合”,有效整合多方服务资源,提升“送考下乡”的合力及效率。

  经过1个多月合力攻坚,理化乡共有3200余名群众取得了摩托车驾驶证,全市摩托车驾驶证考试合格率从原来的25%提升至90%以上。目前,毕节共开展摩托车驾驶证业务“送考下乡”61场次,覆盖偏远乡镇51个,4805人考试合格并成功领取驾驶证。累计为老百姓节约费用24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担心往返县城考取驾驶证费用过高的后顾之忧。

  聚焦漏检脱审 “送检下乡”遂民意

  群众进城年审意愿不高,服务主动“送上门”。

  针对毕节市偏远乡镇多,摩托车驾驶人到县城年审耗时长、开支大,且存在长时间骑行安全风险,群众不愿进城年审等实际问题,毕节公安交警部门积极研判,广泛开展“送检下乡”活动,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毕节公安交警部门探索建立警企合作、警邮合作等快捷模式,一方面通过协调具有摩托车检验资质的检测站,联合赴基层开展“送检”服务,现场帮助农村群众办理摩托车检验及申领免检合格标志业务,把行政监管触角延伸到基层末端,把为民服务的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另一方面积极拓展“警邮合作”服务模式,充分依托乡镇邮政支局,建立了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将摩托车登记、申领免检标志、驾驶证补换领、修改联系方式等相关业务延伸到乡镇办理。现已建成“威宁自治县牛棚镇警邮服务站”并在试运行中。

  截至目前,毕节市共开展摩托车“送检下乡”服务14次,为1869名农村群众办理摩托车检验业务,累计为老百姓节约费用80余万元。既提升了服务效能,又减少了群众驾驶未经安全检验摩托车的风险隐患,让摩托车驾驶人安全上路,深得群众称赞。

  聚焦意识提升 “送宣下乡”护民安

  针对农村地区群众安全意识不高、二三轮摩托车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毕节公安交警部门坚持“事故预防、宣传在先”理念,以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为目标,以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下基层为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送宣传下乡”活动。

  紧盯农村“一老一小”、摩托车驾驶人员、中小学生等重点群体,毕节公安交警部门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以及广播、电视、学校班班通等载体,通过开展主题宣传、文艺汇演、交流互动、直播课堂等活动,大力宣传出行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不违规违法搭乘二三轮摩托车、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和佩戴安全头盔、有效预防与减少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等法律常识、安全知识及交通事故警示案例,着力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

  据统计,该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已开展“美丽乡村行”“一盔一带”等主题宣传活动757场次,联合开展巡回演出等大型宣传活动21场次,曝光典型案例822条,推出“车管民警带你办业务”专栏6期,阅读量达1100万余人次,累计有15余万名群众、109万余名学生受到交通安全教育。

  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不断增强毕节市摩托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当地头盔佩戴率大幅提高,有效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发生。全市农村因摩托车引发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数、死亡人数环比分别下降8.5%、25%,积极有效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

  (郭钰)

  一审:罗忠显

  二审:付芳婧

  三审:罗曦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