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黔中大地传捷报,全省88个县(市、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100公里,贵州一跃成为县县通高速西部第一个、全国为数不多的省份。
从梦想蓝图到通衢大道,贵州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贵州县县通高速,再次打破了“地无三尺平”的沧桑历史。如今,从省城贵阳出发到各县(市、区),时间最长不超过4个半小时,用时最短不到半小时。
贵州山河之间,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紧密相连,构建起一幅日渐清晰的“678高速公路网”,15条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应运而生,筑起山里群众奔向四面八方的梦想大道。
“打破”,才能得生机!对于交通而言,更是如此。时间倒回2008年,在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有933公里时,一个大胆而又美好的蓝图被描绘出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使所有县都有高速公路连接。
蓝图已绘,说干就干。2009年,贵州全面启动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同时批准实施《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全省上下争先“动起来”,按照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加快高速公路建设。
2012年出台的国发2号文件将贵州定位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提出“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支持贵州交通建设。贵州交通跨越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紧接着,全省上下掀起了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贵州高速公路的跨越之路由此启程。数据佐证,8年来,贵州省平均每年建成高速公路500公里以上,通高速公路县(市、区)数从2008年仅28个蜕变为2015年覆盖全省88个县区市。
从建成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到全省县县通高速公路,贵州交通的奋力一跃始终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支持。对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部、发改委等国家部委从资金、政策、要素保障上不断给予倾斜和支持,使得贵州高速公路的发展踮起脚尖。
全省县县通高速,贵州加速发展又多了一条高速跑道。如今,高速公路覆盖全省规划的5个千亿元、10个两百亿元、20个百亿元重点产业园区和70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通过一条条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贵州与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滇中经济区实现互联互通。
日益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引领着贵州新一轮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外界活力要素源源不断流入,吸引了微软、西门子、阿里巴巴、修正等一大批国内外500强企业入驻贵州。
今年元旦,全省旅游行业抓住县县通高速的利好,创新打出“山地旅游+冬季旅游”的特色产品组合拳,全省旅游实现开门红。册亨县岩架布依风情园、望谟县双江口滨湖度假旅游区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县县通高速红利释放的最佳诠释。
随着县县通高速的实现,道安、杭瑞两条高速公路在湄潭交汇,让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华看到了商机,他延伸产业链生产米粉,并通过高速路运送到遵义、贵阳等地,走进市场,出现在食客的餐桌上。
生态极佳、物产丰富的贵州,借助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五张名片”翻越大山被送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手中。便捷通道使得贵州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盘活,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次第开花,迸发无限生机。
未来,贵州交通的发展不会以县县通高速为终点,一幅波澜壮阔的现代立体交通网将越织越密,助力贵州更快奔向远方。(刘力维)
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