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好产品更要勤吆喝——2024年贵州林特产品推介活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4日     来源:贵州日报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游客在推介展台选购林下蜂蜜

游客在推介展台选购林下蜂蜜。

2024年贵州林特产品推介活动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举行

8月20日至25日,“美好生活 因林而贵”2024年贵州林特产品推介活动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举行。

2024年贵州林特产品推介活动展出的油茶系列产品

2024年贵州林特产品推介活动展出的油茶系列产品。

  为抢抓暑期大批省外游客入黔旅游的黄金期,促进贵州特色林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8月20日至25日,由贵州省林业产业联合会、贵州林草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2024年贵州林特产品推介活动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举行。

  为期六天的推介活动中,集中展示了我省竹、油茶、山桐子、花椒、特色花卉、林下种植养殖等贵州林特产品,推介了森林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和自然教育项目等,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参与活动的91家涉林企业,展示推介了528个品种的林特产品,现场到访展台的人流量达到了6.98万人,线上线下销售火爆,还有来自广州、深圳、成都的客商与参展企业积极洽谈,拟签订长期或意向性协议,实现了贵州特色林产品声量、流量、销量的同步提升。

  现场推介提声量

  “我们册亨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全县总种植面积达到了35万亩。”8月20日,贵州大亨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劲松带着油茶系列产品登上了推介活动的舞台。

  陈劲松介绍,消费者知道册亨产油茶,但很少有人知道册亨建成了贵州第一条“鲜果现榨”油茶生产线,颠覆传统工艺、大幅节约成本,生产出了优质优价的油茶系列产品。

  借着2024年贵州林特产品推介活动的东风,陈劲松卖力吆喝册亨油茶:“传统的茶油加工,都是用晒干后的茶籽榨油,但是采摘后面临雨季,油茶果会霉变。我们采取鲜果现榨工艺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全程低温冷榨的提取技术,保留的活性营养物质是传统工艺的上千倍……”

  推介结束后,许多游客跟随陈劲松来到大亨油茶公司的展位。陈劲松一一介绍公司生产的油茶口服液、食用油、婴幼儿抚触油、修护精油、面膜、手工皂等产品,既要请大家体验又要收款还要不停添加微信好友,忙活了一下午。

  这么好的推介效果是陈劲松没有想到的,他说:“其实消费者都知道茶油好,也有购买的意愿,就是不清楚怎么选购。我们需要多举办这种推介活动,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逐渐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

  陈劲松推介的是好产品,贵州优垦种苗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瑜推介的则是好去处:“我们公司在青岩古镇旁搭建了一个花卉植物产业园区,叫做壹簇世界花园,那里有世界9大风格花园。在花园里,不仅可以进行康养理疗、手工制作,还可以烧烤、办宴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花园里找到乐趣、找到生活本该有的惬意。这次为大家带来了88元包接送畅玩一整天优惠价哦。”

  尽管没有实物可以展示体验,但只是听了推介,就有许多游客前来咨询。这让周瑜感到意外,也让息烽南山天沐温泉康养基地、贵州景阳森林疗养院、遵义苟园盆景小镇、贵州哪玩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营森林康养、森林旅游、自然教育的企业感到激动,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上台进行推介。

  除了好产品、好去处,活动现场还有许多的好故事。贵州牛背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马根福讲述了他与贵州的玫瑰情缘:“我是苏州人,在苏州种了十多年的玫瑰。我的妻子是贵州人,2019年我跟她回到息烽,在她家乡种玫瑰。我们种了100亩大马士革玫瑰,用来提取玫瑰精油、玫瑰纯露等护肤品,全部销往江浙。”

  马根福说他在贵州的日子无比幸福,村里的人把他当成亲人,让他感到有归属感、成就感,乡亲们的信任也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发展信心和决心。如今,马根福又在息烽流转了400余亩林地种植黄精,此次推介活动,他不仅带了主打的玫瑰系列产品,也带来了黄精果脯等产品。“我要把黄精发展好,更好地带动当地的乡亲增收致富,也算是这段玫瑰情缘新的续写吧。”马根福说。

  花样产品引流量

  炎热的天气,清凉解渴的饮料最受消费者欢迎。在推介现场,年轻人手上都有一瓶刺梨气泡水,循着吆喝声,就来到了贵州黔宝食品有限公司的展位。“给小姐姐开一瓶试喝,不收钱。”“小帅哥,拿瓶冰的,喝起更爽。”“注意注意,我们来开,这个气泡会冲出来,不要把手搞脏了。”

  最开始吸引游客的,是黔宝公司的热情服务,冰镇饮料、免费品尝、老板开瓶。但只要尝过了,就会被刺梨气泡水的口感吸引,冰爽口感、刺激气泡,还带有刺梨独有的清香。加上5元钱一瓶的价格,游客们纷纷掏出手机扫码下单。一位来自成都的游客更是添加了公司负责人侯先信的微信:“我是开火锅店的,你这个气泡水吃火锅的时候喝安逸得很,我想引进到我们店里。”

  不只是黔宝公司的刺梨气泡水,其他刺梨企业带来的刺梨果汁、果冻、软糖、鲜花饼等产品也十分受欢迎。“还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研发产品。刺梨原汁我们要做,但是能接受那种口感的消费者比较少,所以我们会同步推出更多的大众接受度高的产品,把我们贵州的刺梨推出去。”侯先信说。

  贵州椒丰众鑫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展位也总是聚集着众多游客,该公司生产的花椒小麻饼,让游客赞不绝口。“吃进去不觉得很麻,吃完了满嘴都是花椒的香味。”“我昨天带了一包回去,家里人特别喜欢,今天又回来多买点。”“还有花椒足浴包,你们的产品挺特别的。”

  “传统的花椒产品都是以调味品为主,干花椒、花椒粉、花椒油,我们公司除了这些之外,还开发了花椒足浴包、小麻饼、精油、香水等多元产品。”椒丰公司负责人邹丹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消费者喜欢休闲小食品,公司就推出花椒小麻饼,消费者注重养生保健,公司就开发花椒足浴包,只有让小花椒玩出众多新“花样”,才能在市场上拥有竞争力。

  和刺梨、花椒一样,玩出新“花样”的,还有贵州华安堂药业有限公司的“新贵州三宝”产品。“贵州三宝”是指贵州特产的道地中药材天麻、杜仲、灵芝,但打开华安堂公司的“新贵州三宝”,却没有看到药材,只有一条条像速溶咖啡包装的天麻、杜仲和灵芝的固体饮料。该公司负责人彭鸿斌撕开一条杜仲固体饮料,将其倒入矿泉水瓶中,不一会儿粉末就全部溶解于水中,在阳光下呈现出金棕色。倒出一杯品尝,并没有浓烈的药材的苦味,入口柔顺,咽下后还有一点回甘。

  “超市都有‘贵州三宝’,我都是买来送人,自己吃还真不晓得咋个弄。”“这种包装太好了,兑水就喝,方便又快捷。”“出差都可以带一小包,随时随地健康养生。”现场的游客纷纷为“新贵州三宝”的包装“变身”点赞。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贵州三宝’药材以实物形式销售,很多消费者都反映使用不便、保存困难,‘新贵州三宝’也就顺势而生了。”彭鸿斌介绍,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幅度提高,更加注重健康饮食以及食疗调养,药食同源滋补产品的消费需求在快速增长,接下来,公司将不断创新产品形式,让中药材以全新姿态走进大众的视野。

  线上线下促销量

  贵州遇上植物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展台,时不时地做一些小实验。

  该公司负责人黄丹拿起一颗无患子果子,在水里沾了沾水,又拿起一把牙刷在上面刷,两三下就产生了丰富的泡沫。接着,黄丹在手上用笔涂画,用无患子的泡沫轻轻揉搓,不一会儿笔迹就洗干净了,最后用纸巾把手上的泡泡擦掉。黄丹告诉大家,作为来自大自然的清洁剂,天然的无患子泡沫可以不用水清洗,还能起到一定的护肤功效。

  第二个小实验,黄丹用打火机的火焰烧不同的肥皂,用石油化工原料制作的肥皂瞬间焦黑还会产生刺鼻的味道,但用无患子制作的肥皂只是融化了,滴下来的皂液仍然是原来的颜色和味道。黄丹向大家介绍,古代的肥皂都是用无患子、皂角等植物制成的,更加天然、健康、安全。公司的发展愿景是打造中国原生态洗涤护肤产业民族品牌,通过生产绿色生态的洗护产品,把健康和美丽带给大家。

  两个小实验做下来,大家不仅知道了无患子是什么,更对该公司生产的健康洗护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扫码购买。“本来我们只带了少量展示产品,但是大家太热情了,都想买现货,后面又请公司补货,都补了三次了。”黄丹说。

  不停补货的,还有赤水市兴睿笋业有限公司和贵州苗疆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绿笋、细笋、尖尖笋、筒筒笋、手剥笋、玉楠片……品类繁多的竹笋产品摆满了兴睿笋业公司的展台,十多元一袋的亲民价格引起了游客的抢购,忙不过来的老板只能让大家自助装袋。苗疆蜂业公司则是以林下养蜂为核心,形成了原生态蜂蜜、蜂产品衍生品、蜂文化旅游观光等产业链条,公司主打产品蜂蜜柠檬水因其无任何添加剂的配方,清爽的口感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我们自己是有线上商城的,这几天商城上蜂蜜柠檬水的销量是平时的十倍。”该公司负责人吴文光说。

  活动结束后在哪里能够买到贵州特色林产品,是游客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参展的企业都会向大家推荐贵州林业产业服务平台。据了解,贵州林业产业服务平台集全省林业产业数据汇聚、产品销售和宣传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用户可以通过贵州林业产业服务平台APP或者小程序,用更便宜的价格在线购买贵州林特产品,直接邮寄到家。

  “这次推介活动,我们平台新注册用户有789人。更为可喜的是,本次活动吸引了更多贵州涉林企业进驻,平台的产品更加丰富。接下来,我们还会推出许多优惠活动,即便本次线下活动结束了,我们的线上推介也永不落幕。”贵州林业产业服务平台商务经理王大斌说。

  (方春英 游正兰 王芳蓉 程佩佩)

  一审:罗忠显

  二审:付芳婧

  三审:申谋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