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客货邮”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9日     来源:贵州日报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分拣员在水城区共配运营中心分拣快件

分拣员在水城区共配运营中心分拣快件。

  4月7日,六盘水市水城区以朵街道的水城区共配运营中心,一辆辆载满快递的货运车缓缓驶入,工人们立刻卸下快递并进行拣货,确保它们能够准确无误地送达到全区各个乡镇、村居的客户手中。
  近年来,水城区以创建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为抓手,完善区、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成区级寄递物流中心1个,乡镇级寄递物流集散站5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132个,打通村组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客货邮”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有效促进和带动道路运输转型升级。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12月,新整合的区级寄递物流中心——水城区共配运营中心成立。每天,都有来自中通、圆通、韵达、邮政等多家物流企业的7万余件快递在此实现集中分拣、转运。
  此时,分拣员吕鑫正在分拣快递,只见他身手敏捷、全神贯注地分拣着每件快递,并按递送线路依次打包,便于派送。
  “在共配中心,我们基本上每天凌晨五六点开始分拣,下午两点前装车发走。如果有不便进村送货的快递,我们就通过农村客运班线(公交)代运,送达至各村的寄递物流服务点。”吕鑫说。
  吕鑫所在的共配中心,属于水城区打造“寄递物流体系”中的一端,“区”这一级,他提到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代运”,是“寄递物流体系”的另一端,“村”这一级。
  农村快递物流的发展是释放农村内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水城区,有的行政村地处偏远,快递物流体系不够健全,末端服务能力不足。
  为打破这一“瓶颈”,水城区开展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创建工作。
  水城区通过引导快递企业入驻客运场站,利用农村客运班线(公交)运力、末端线路共配等方式,形成了交通出地(场站)、出车(农村班线客运车辆、农村公交车)+邮快企业出货(快件)+邮政公司牵头共同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改变了现有统仓场地小、单打独斗、效率低下的现状,同时解决了客运场站使用率低、快递进村难等问题,全面提高了农村物流服务效率,惠及水城区农村地区人口43.84万人。
  为此,除区级共配运营中心外,水城区还完善从乡镇级寄递物流集散站,到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如今,在水城区各村居,依托村级超市、小卖部、民营快递代投点、村委会等载体,升级改造而成的村级综合服务点已实现全覆盖。
  “海坪村坐落在野玉海景区里,以往村民拿快递还得乘车到10多公里外的玉舍镇街上,对于上年纪的村民和来避暑的外地游客来说,非常不方便。今年,‘客货邮’融合后,大家寄取快递就在村里的便民服务站,太方便了。”水城区海坪街道海坪村便民服务站负责人罗桃秀介绍。
  “客货邮”融合发展,为助力水城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一笔。在乌洋芋、樱桃、杨梅、猕猴桃等当地特色产品采收季节,这些产品均可以通过“客货邮”实现降本增效,满足农特产品寄递需求,畅通全区农村物流末端的“微循环”,助力黔货出山。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 朱芸)
  一审:罗忠显
  二审:申谋
  三审:付芳婧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