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黔乡游 > 旅游康养

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绝美风光

旅游康养|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忠显 点击量:

  “对于荔波的绿水青山神往已久,听说最近推出门票免费活动,所以带着孩子特意来看看。”日前,来自湖南的夏女士一家四口在小七孔桥前“咔嚓”拍照打卡。数据显示,5月以来小七孔景区游客入园人数相比今年1月至4月的平均入园人数增长了327%。

  这是疫情之下,荔波旅游凭借生态优势的一次成功营销,从中可窥见人们对于生态、自然、健康之旅的新需求。

  在荔波,形状优美的典型锥状喀斯特峰丛地貌,同纬度地区绝无仅有的喀斯特原始森林,4000多种地方特有、全球全国濒危物种栖息在内的小生境,波澜跌宕又兼具精妙优美的瀑布及地下河景观……使得荔波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脱颖而出,成功荣列“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地的好生态同样带动了乡村社区的发展。变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源的荔波瑶山古寨,因与5公里外的大小七孔景区的自然风光相互补充,现已成为游客心中的“桃花源”。而2021年10月,荔波洪江艺旅融合探索乡村扶贫新路径成功入选《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站在古老的丹霞崖壁和被称为活化石的桫椤面前,仿佛窥见地球亿万年前的样貌,举手投足都好似与时间的长河有了某种特殊的连接。”这是一位地理系学生初次造访赤水丹霞的感受。

  发育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赤水丹霞,是中国丹霞最大的连片分布区。在这里,“丹山”颜色鲜明而热烈,如西天云霞般绚烂;“碧水、翠林”活力而富有生机。红绿之间所形成的巨大视觉反差,正是大自然的色彩杰作。这里是“中国丹霞”唯一的高峡幽谷丹霞景观,从峰顶到谷地落差巨大,也正因如此,赤水丹霞成为贵州继荔波喀斯特后的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还有因“山四面削成,独立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而得名的施秉云台山,以展现“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或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反映“热带、亚热带地区白云岩喀斯特演化历史”,而跻身“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遗产名录。傲居武陵之巅,历经14亿年的沧海桑田,从一片深海泽国中浮出水面,继而演变成矗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生态绿岛的梵净山,作为全球范围内杰出且独特的生物基因库,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一审:罗忠显

  二审:付芳婧

  三审:邱晓瑜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