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黔乡游 > 民风民俗

黔西南:布依八音坐唱艺术

民风民俗|时间:2015年01月28日 信息来源:黔西南政府网 责任编辑:令狐昌平 点击量:



     在南北盘江之间的布依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八音”,是一种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八音”旋律古朴、流畅、悠美、悦耳,常活动于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喜爱。布依八音是以牛骨胡、葫芦等8种乐器演奏而得名。八音从北宋时期流入民族地区迄今己千余年。元明代时期,八音坐唱内容加入了民俗、喜庆内容。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的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清稗类钞》载)。至此,八音己发展咸曲艺说唱形式。所谓“八音”,通常有笛子、萧筒(无膜笛)、牛骨(马骨)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早在清乾隆以前,布依八音就在兴义巴结的王姓土司家族中活跃了。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土戏”(布依戏)还吸收了八音曲牌13个,丰富自己的声腔。1991年6月,兴义巴结八音队应缴参加“中国·云南·东方文化艺术村”成立演出,曾获组委会颁发了“特另U展示奖”,1992年,由黔西南州民族歌舞团根据布依八音创作演出的《贺喜堂》,曾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展示了她独特的风采。2002年9月,由巴结农民组成的万峰林景点“万峰第一观”的八音表演队在南京《中国名胜区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夺得了“景区民风民俗及形象展示奖”第一名,被誉为“几间绝响,天籁之音”。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