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六的傍晚,从江县銮里风情园的大舞台总会亮起耀眼灯光。晚七点开始,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节目上演,获得台下大批观众的喝彩和掌声。
2014年,从江县坚持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和“百姓娱乐”“百花齐放”为宗旨,策划推出“从江县都柳江文化走廊——乡村周末大舞台”大型综艺节目,简称“乡村周末大舞台”,节目在每个周六的傍晚七点准时上演。
“乡村周末大舞台”每周为一期,每期由一个乡镇或者县直单位承担,当场表演是从江县宰便镇的专场演出。“我们已经为节目准备了两个多月,内容涉及现代舞、民族舞、少数民族合唱、移风易俗小品等。”在“乡村周末大舞台”现场,宰便镇组织委员王绍卫向记者介绍。
民族是“乡村周末大舞台”的特色,“乡村周末大舞台”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挖掘、传承和保护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从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多民族的融合,让我们有了厚实的文化土壤,也孕育了我们多彩的文化。”从江县民族艺术团副团长梁欢如是说。
“我们这次带来的是斗牛舞,是我们自己编的舞蹈,表现的是我们这边斗牛的习俗。”宰便镇表演专场,“90后”年轻人吴建合为观众带来了一个节目。
6年前,因为觉得外面的表演没有特色,还在读大学的吴建合牵头成立了一个舞蹈队,将家乡文化融入舞蹈中,现在已经从原来的4人发展到了15人,队伍里都是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
“乡村周末大舞台”表面展现的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娱乐属性,但深挖其中,底色是乡土乡愁、乡村文化的大集合。从江县西山镇斗寨村的“90后”王春寒,她和伙伴们一起编了一支舞蹈《布谷催生》,在“乡村周末大舞台”上表现亮眼,获得了观众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平时,王春寒和朋友一起在县城创业,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村里民族舞蹈队的队长,闲暇时间和伙伴们一起练习舞蹈、唱歌,是她最开心的事。
“我们是真的很喜欢我们自己的文化,想把我们的东西传扬出去,被更多人看见。”王春寒说,从江的年轻人们把舞蹈视频上传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她们跳着传统的舞蹈,唱着乡土的歌谣,用现代的方式传扬着属于自己的文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绍波)
一审:罗忠显
二审:付芳婧
三审:罗曦
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