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黔乡游 > 乡村驿站

荔波县洪江村将打造成一个国际艺术村落

乡村驿站|时间:2018年01月15日 信息来源:黔南热线 责任编辑:令狐昌平 点击量:

  这就是深处荔波朝阳镇深山中的古老村落——洪江村。我们在想,若是任由时光来慢慢摧击,这些老房,总有黯然坍塌的那一天。然而,所幸的是,有我们洪江村民的守望,有一批又一批国内外艺术家的到来和入驻,衰落的村庄正焕发生机,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网红村”也许,这里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艺术村落!


  1月13日,德国艺术与教育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席黄梅博士带领的艺术家考察团走进荔波县朝阳镇洪江,参观洪江水库、福马广场、艺术交流中心、工坊体验、洪江老楼群等,实地调研洪江“文学音乐区”、“当代艺术雕塑区”建设规划。


  调研考察结束后,艺术家考察团返回荔波县城,出席洪江国际艺术村整体发展研讨会,共聚一堂,探讨洪江村落的艺术发展之路。荔波县委常委钟少兰、黄克勇等县领导出席研讨会。朝阳镇、洪江村等镇村主要干部参加研讨会。


  会上,艺术家们分享中外村落发展建设的案例、区域发展艺术工程教育的畅想等。来自德国的建筑新锐设计师更是精心为洪江准备了一份厚重的见面礼,向我们展现了洪江村“老楼群”初步修缮方案,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风格赢得了在场嘉宾的阵阵热烈的掌声。


  探讨中,围绕洪江国际艺术村的规划与发展、村落遗存活化等话题,艺术家们畅所欲言、发言激烈,激荡出艺术和智慧的光芒。


  有艺术家指出,近几年来,国内火热地、遍地开花地出现了一种艺术运动,就是乡建都在邀请艺术家,艺术家都在寻找乡村、边缘、寻找自己新的领地。这个让我想到最初的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始的艺术现象:艺术家走向民间去寻找新的艺术出路,而后到了文革之后、改革开放初期,整个艺术界也出现了“寻根热”,陈丹青作为那个时期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去了西藏,画了西藏的油画,成了艺术史丰碑性、标志性的艺术现象。艺术家走向乡村,这样一个话题,从未间断过,近两年出现艺术家向乡村转移的现象,也带着这种新的寻根的特性。尤其是,如艺术家的生存空间、艺术思想的枯竭、当代艺术发展的瓶颈,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地步,作为艺术家,在艺术的范畴里,大家都在寻找新的出路,乡建、乡村、走向边缘,也许是一个新的寻找出路的一个契机。艺术和乡村之间的关系,除了在创作上的形式、视觉性的关系以外,还有一个文化生存的关联性。中国必须承认,事实上还是一个整体处在农业社会、农耕文化笼罩下的国度。我们不了解乡村、不了解边缘,就不了解中国。比如说艺术家来到洪江,我们和乡村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内在文化关联性的关系。乡建存在一个“人”的问题,整个乡村的群体在呈现衰落的趋势,很多村子空心问题严重,因此说,乡村需要建设一个有主人意识、有乡建情怀的合理人才结构,核心是本土的居民形成,教育在里边非常重要,呼吁新的“乡士”,这个人群要靠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教育来注入培养出来。回到洪江的话题,洪江要找到真实的、本质的优势,要保留好,给予洪江不同于都市,不同于任何别的区域发展的特征,为什么我们强调瓦、手工砖、木结构的房屋,因为就在这个地方发生了。艺术村致富的方向、改造的方向一定要保留原有的生态,保留住我们原有的一种特征。


  “国际”到处在做,文化产业各地都有,洪江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抓住了“人”这个关键,而且还抓了一批艺术家,这里边不乏业内知名的、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有艺术家对洪江模式给予高度肯定,并建议,为了避免艺术村落的无序发展,洪江要把规划放在首位,要对村落有风貌、层高等的基本控制,包括公共服务、配套等,要有一个有共识的规则,可以尝试成立一个规划委员会,将入驻艺术家吸引进来,让艺术家有归宿感,将艺术想法、研究落在这里,“生存和你在一条船上”来共同来探讨、参与改造洪江村的未来。


  有艺术家大赞洪江的美丽,认为洪江的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美丽就会心动”,要说洪江美不美?我们看到它影响了这么多艺术家过来,这就说明了一切。来这里的艺术家就是想把洪江做好,从北京带着梦想来这里继续创造梦想,对这里的山清水秀、人的淳朴性格有一种情怀和心动。我们上午看到的老房项目占地30多亩地,是北京798艺术区的一半,未来空间比较大,当地应该给艺术家、艺术公社更多优惠政策或者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推动,或者尝试一种类似“三免三减半”的不同政策,更好地促成改造艺术村的推进。


  县委常委钟少兰表示,有这么多艺术家关注荔波、青睐洪江,对洪江未来规划的思考,对荔波未来发展的建议,我们备受感动。诸多艺术家给予洪江情感、智慧、资金的投资,是洪江的福分。在全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有这么多艺术家的关注与参与,我们共同发力,相信,洪江一定会“出彩”。县里将洪江定位为有着鲜明个性特点的国际艺术村,以多元的、包容的、开放的文化来吸纳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入驻洪江、共促发展。县委政府在打造洪江国际艺术村上倾注大力支持,积极为艺术村的打造铺垫包括交通路网、配套设施等,为艺术家入驻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探索合作共建国际艺术村的创新机制,让洪江建成当地百姓的安居生活田园,成为各地艺术家融入创作的新家园,成为荔波发展艺术村落的靓丽名片。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