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疾病是兔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病,引起家兔腹胀、腹泻的病原体很多,主要有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沙门氏菌和球虫等。因肠道疾病死亡的兔能占死亡总数的80%,特别是断奶后的幼兔肠道功能不完善,肠道内有益菌群形不成强势,免疫力弱,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有不少养兔场已经创办三四年了,可商品兔育成率不超过50%。
家兔腹胀、腹泻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其病原体也不是单一的,大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合并感染。所以,想用一种或两种药控制病情是比较困难的。许多养兔场因此而将兔场变成了家兔防治院,结果钱没少花,兔病没治住。“防重于治,平安无事;治重于防,买空药房。”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目前防治兔肠道疾病的产品有三大类:一是抗生素类药物,二是微生态制剂,三是中草药类。
抗生素类药物作为兔的添加剂成分防病,在小兔阶段还可以使用。因为40日龄前的小兔肠道中有益菌群还很弱,不足以抑制肠道病原菌,用抗生素抑菌或杀菌防病以降低小兔腹胀、腹泻率是有效的,但是使用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影响小兔肠道形成强势有益菌群,影响肠道健康,一旦兔群发病后再用抗生素治疗就很难控制。其次是不要再用老的抗生素药物,因为病原菌对这些药物已产生了抗药性,用其防治效果已经很差。
微生态制剂,即益生菌、低聚糖类,它们能源源不断地给兔肠道内补充有益菌,使兔肠道内形成强势有益菌群,以有益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保持肠道健康,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中草药类如黄芩、黄连、黄檗、金银花、板蓝根都有抗菌、抑菌作用,陈皮、山楂、神曲、麦芽等有刺激胃肠道蠕动、助消化作用,黄芪、党参、当归等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用中草药配伍生产的添加剂,有抑菌、助消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等复配的预混料养兔,均属生态养兔范畴,兔群健康、兔肉无兽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
冬季气温低,小兔肠道功能不全,免疫力低下,最容易发生肠道疾病。一种是先出现腹胀、磨牙,进而排带黏液的软粪,严重时拉白色黏液而死亡;另一种是拉黑色或粽色稀便,继而出现水泻而死亡,粪便有恶臭味。前一种病为大肠杆菌病,后一种是魏氏梭菌病。预防冬季家兔肠道疾病的具体方案:用由中国兔业专家服务团河南分团专家们研制的示范户专用小兔预混料加工的全价料可以控制病情,小兔从补充饲料时开始一直用到2月龄。2月龄以后的幼兔,改用添加益生王2%兔专用预混料的全价料,长期使用。改换饲料过渡期要实行三三制,即前3天前一种料用2/3,后一种料用1/3;中间3天前一种料和后一种各用1/2;后3天前一种料用1/3,后一种料用2/3。
在兔舍采用保温和加温措施保持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使兔安全过冬。如果成年兔群中有个别兔出现拉软粪或拉带黏液软粪的现象,可在发现当天停喂添加益生王2%兔专用预混料的全价料,少投一部分添加示范户专用小兔预混料的全价料,连喂5~6天,兔痊愈后再改喂添加益生王2%兔专用预混料的全价料;若小兔中个别发生腹胀的,注射鼻肠健注射液,兔每公斤体重用0.1毫升,48小时后再注射1次可基本治愈。
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