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 病虫防治 > 植物

叶霉病进入高发期 主动提早预防

植物|时间:2021年05月06日 信息来源:农业科技报 责任编辑:魏明 点击量:

  叶霉病是番茄的常见病害,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导致叶片功能降低,进而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近日,笔者在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野虎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元旦后定植的番茄正处于第2、3穗果的转色期,不少植株受到了叶霉病的侵染,表现为叶片正面出现黄斑,叶片背面病斑处着生灰褐色或黑褐色的霉层。眼下月正是叶霉病高发的时候,提醒菜农提早预防,减少病害发生。

  变温管理

  扼制叶霉病发生

  叶霉病病原菌在20-25℃,湿度85%以上时发病快。进入春季后,气温逐渐升高,植株浇水次数增多,棚室湿度大,容易造成该病害的发生。生产中应加强棚室温度、光照、湿度调控,创造适宜西红柿生长发育而不适宜该病发展、蔓延的环境条件。当棚温超过30℃时,菜农可敞开前脸处棚膜通风1小时来缓解叶霉病的发生。叶霉病病原菌在高于35℃后会停止生长繁殖,菜农可利用升温抑菌。晴天中午前后将温度升高到38℃,维持1-2个小时再通风降温,以抑制病原菌繁殖,减轻病害。

  提高叶片抗病性减少病原菌侵染

  眼下是叶霉病的高发期,除了与棚内环境适宜病原菌的侵染有关外,叶片发育不良、抗病性差也是主要原因。当前,虽然地温开始回升,但根系仍然不健壮,再加上春茬番茄正值膨果转色期,植株负担较重,导致植株长势偏弱,抗病能力大大降低。提醒菜农加强根叶养护。适当冲施一些甲壳素、海藻酸、微生物菌肥等肥料,叶面喷施氨基酸类、甲壳素类叶面肥,每7—10天喷一次,缓解叶片黄化,提高叶片抵抗力。

  提前用药成本低防效好

  病害要提前预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到病害大发生后,不但用药成本增加,而且防治效果并不好。在平时的管理中,菜农可以喷一些预防性药剂,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等,可以很好地控制叶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病害发生后,则要及时用药。可以选择肟菌·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吡唑代森联等药剂。喷药时,叶子正反两面都要喷,喷严喷透。叶霉病属于气流传播病害,菜农也可以利用空气消毒片,切断病原菌传播途径。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