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 其他

药苗成为陇西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其他|时间:2010年03月24日 信息来源:定西日报 责任编辑: 点击量:

    阳春三月,正是春播的大忙时节,可对于陇西南部的数万药农来讲,却是充满收获的季节:一筐筐优质中药材种苗,一张张堆满笑容的面孔,一阵高过一阵的讨价声,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陇西土壤类型、生态环境多样,适宜多种药用植物生长,盛产各类中药材,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和西北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被誉为“千年药乡”。近年来,这个县把发展优质种苗作为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关键来抓,在南部二阴区和渭河沿川区的菜子、碧岩、首阳、巩昌、文峰5镇建立了3万亩的中药材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同时,依托首阳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中药材种苗繁育示范点,先后成功引驯栽培了红芪、板蓝根、黄芩、甘草、银柴胡、防风、大黄、款冬花等68个品种,不仅丰富了中药材品种资源,更是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建立菜子板羊村、首阳菜子坪村、首阳樵家河村等中药材种苗专业村,专业化育苗、标准化操作、规模化生产,为进一步扩大药材种植提供了种苗保证。同时还在首阳镇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市场,并通过网上发布信息、经纪人联络客商等办法,不仅吸引了周边通渭、武山、漳县、岷县等地群众前来收购药苗,而且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外省客商也来大量贩运,使陇西中药材种植成为引导西北乃至北方药材种植的潮流。在销售旺季的逢集日,首阳、菜子等地市场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药材专业村地头也就成了市场,刚刚挖出的药苗即刻就被四处来的客商收走。
  据统计,今年陇西县3万亩药材产苗达15000吨,产值达6000万元,种苗业被群众誉为“黄金产业”。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