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 其他

田边地角种金鼓药苕 一窝能赚几十元

其他|时间:2010年12月31日 信息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责任编辑:廖慧 点击量:

 

    12月14日,虽然天空下着毛毛细雨,但名山县双河乡金鼓村村委会却热闹非凡,当天,双河乡金鼓药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同时还举行药苕种植状元评选活动,药苕已成为双河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同是药苕金鼓产价高一倍

    “我这根有6.8斤,刚刚被评为状元。”名山县双河乡金鼓村九组村民郑还剂拿着1200元奖金和获奖证书,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状元”药苕。记者看到药苕的外形与山药非常相似,与红苕的外形也很接近,只是更大一些。

    “金鼓药苕,俗名土耳瓜根、佛手瓜根,是我们金鼓村特有的农产品,现在卖得很好,可卖到10元/斤。”双河金鼓药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树贵说。

    在名山,土耳瓜根随处可见,一般售价也就五六元一斤,为什么金鼓药苕卖价那么高呢?郑树贵告诉记者金鼓村处于北纬30度,自然环境非常好,药苕都是自然生长,没有用一点化肥和农药,是绿色有机食物,营养非常丰富。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查测试中心分析测定,金鼓药苕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其锌含量是土豆的12倍、山药的5倍、红苕的15倍,尤其是硒含量相当丰富,是上述食品的10倍,因此,金鼓药苕有锌硒王之称。口感也比其他地方的药苕好,吃起来很绵滑细嫩,烹饪方式也多种多样,炖、炒、烧、蒸、煮都可以,深受消费者的喜欢。

    好种易管药苕一窝赚好几十

    价格那么好,这药苕好种吗?

    “很好种,成本低又好管理。”郑树贵告诉记者土耳瓜适应性很强,坡地、田边、房前屋后都可以栽种,不用专门拿地来种植。金鼓村一直有种植土耳瓜的传统,土耳瓜苗随处可见,一窝苗子可以发好几窝,无需买种苗。除了用竹子搭架子方便瓜藤攀爬外,平时既不喷施农药也不用施化肥,最多用一些农家肥,算下来一窝土耳瓜种植成本不过10多元。“从春天栽苗,夏秋季节可以摘土耳瓜,一斤五六毛,到了12月份还可以挖药苕,一窝可产5~10斤。药苕还很耐储存,洗净去皮保质期都有25天。像现在价格这么好,种个100多窝,就有好几千块的收入。”

    如此好的经济效益,让金鼓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大规模栽种土耳瓜挖药苕,目前全村共栽种8万多窝土耳瓜,年产量15万斤。种植户郑还剂家种700多窝药苕,目前产量1000多斤。“现在到地里的收购价都是10元/斤,等元旦春节价格还会涨,今年卖土耳瓜根一万多的收入是少不了的。”郑还剂说。
    种的人多了,金鼓村就商量着成立药苕种植专业合作社,首批入社的成员就有55人。“今天成立合作社就是为了帮助社员发展药苕,使药苕生产从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郑树贵告诉记者合作社下一步打算设立药苕专卖店,主卖包装过的“药苕”礼品,进一步增加药苕的附加值。

    金鼓药苕种植得到双河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据双河乡党委书记姚文博介绍,双河乡本是茶叶生产基地,村民多是种植茶叶,但茶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开辟新的产业助农增收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希望金鼓药苕能成为继茶产业之后我乡的第二大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