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其他

沙塘鳢养殖技术

其他|时间:2012年05月25日 信息来源:安徽农网 责任编辑:跌名 点击量:

问: 专家你好,求教沙塘醴养殖技术及哪里有种源供应?谢谢。
答: 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沙塘鳢又称呆子鱼、土布鱼、虎头鲨、桃巴痴, 体粗壮,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口大,上位,斜裂达眼中心的下方。上下颌具细齿。犁骨无齿,眼小,突出。背鳍两个,各自分离,各鳍均无硬刺。胸鳍大,圆形,尾鳍后缘稍圆,无侧线。体呈黑褐色,带有黄色光彩,腹部淡黄,体侧有不规则的大块黑色斑纹,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沙塘鳢喜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泳力弱。冬季潜伏在水层较深处或石块下越冬,以虾、小鱼为主要食物。
  当前,市场上的沙塘鳢大部分捕于自然水域,人工养殖的比例还比较低。沙塘鳢人工养殖方式也以池塘混养为主,受制于人工繁殖技术没有成熟,苗种多采集野外,作为“配养鱼”与其他养殖品种混养在同一池塘内,养殖规模较小,鱼的规格、产量难以保证。
  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面积以1~5亩为宜,用石砌塘基,塘底铺沙,且要平坦,排注水方便,水深1.5米左右。
  鱼苗投放 放苗前,池塘要排干水。清淤后,曝晒至池底干裂,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或用漂白粉5~10公斤消毒,以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和敌害生物。3~5天,在池底铺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报废大轮胎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隐蔽物,然后用40目网过滤进水,水深60~80厘米,并施碳酸铵0.5~1公斤/亩及过磷酸钙0.05~0.1公斤/亩肥水,3~5天便可放鱼苗。入池前的鱼种可用5×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5分钟左右。投放时要小心地从池边不离水面放鱼入池,对于活力弱、死伤残的鱼种应及时捞起。鱼种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成的具体情况而定。
  沙塘鳢成鱼既可混养也可单养,尤以混养为好。沙塘鳢饲养池中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以供其栖息隐蔽,还可改善水质。混养不仅可让沙塘鳢捕食池中的野杂鱼,还可增加放养品种及产量,有利于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一般在养殖河蟹、青虾和四大家鱼等的池塘中混养沙塘鳢,每亩放养体长2厘米的沙塘鳢夏花鱼苗1000~1500尾,可利用塘中的野杂鱼、虾作饵料,每亩可捕获沙塘鳢商品鱼50~75公斤。如利用小型池塘主养沙塘鳢,每亩放鱼种2500~3000尾,饲养7~8个月,亩产量可达120~150公斤左右。不同规格的鱼种应按大、中、小分池养殖,避免残食现象的发生。在饲养后期饵料不足的情况下,可在池塘中投放野杂鱼苗、抱卵青虾,让其在池中自然繁殖,以便连续给沙塘鳢供饵。
  饲养管理 沙塘鳢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水质控制指标:水温13~32℃,ph值7.5~8.6,透明度30~50厘米,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氨氮0.5×10-6浓度以下。定期适量换水,每15天左右用消毒剂消毒池塘,如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等。
沙塘鳢有底栖穴居的习性。因此要注意控制好底质环境,除注意进排水的管理,平时要注意巡塘,注换新水,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由于沙塘鳢对氧气要求高,应注意防止沙塘鳢浮头,避免发生泛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