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其他

养殖泥鳅有什么前提要求

其他|时间:2011年12月26日 信息来源:安徽农网 责任编辑:佚名 点击量:

咨询人:山里红
问: 养殖泥鳅对气候,对环境,对水质,对技术,对市场各有什么样的严格要求,养殖泥鳅的前景如何?
答: 山里红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泥鳅养殖六要点:
  饲养环境
  泥鳅的饲养环境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苗种放养前,要将池塘进行彻底清整、消毒,并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给泥鳅提供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水生植物的根部还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场所,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苗种质量
  要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泥鳅苗种。
  苗种消毒
  苗种放养前,最好用2%-3%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以杀灭其体表的病原体。
  放养密度
  在泥鳅养殖期间,如放养密度低,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放养密度过高,又容易导致泥鳅患病。一般放养体长3-4厘米的夏花每平米100-150尾,体长在5厘米以上的苗种可放养每平米50-80尾,条件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饲料管理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淡水经济鱼类,尤其喜食水蚤、丝蚯蚓及其它浮游生物,但动物性饲料一般不宜单独投喂,否则容易造成泥鳅贪食,食物不消化,肠呼吸不正常,“胀气”而死亡,对腐臭变质的饲料绝不能投喂,否则泥鳅易患肠炎等疾病。
  水质管理
  养殖期间,抓好水质培育是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时符合泥鳅的生理生态要求,可弥补人工饲料营养不全和摄食不均匀的缺点,还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
  感谢您对安徽农网的支持与信任!本网“有问有答”栏目回复的一般是农业科技生产方面的问题,市场千变万化,我们也无法给出具体答复,建议您多多关注本网的“分析预测”栏目,结合您的实际,选择适合您发展的项目。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