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农经网

首页 > 新详细信息

贵州农经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其他

大豆花荚期 查治豆蝽蟓

其他|时间:2012年07月03日 信息来源:农业科技 责任编辑:未署名 点击量:

由于豆蝽蟓以吸食大豆茎、叶、花、荚汁液的方式危害大豆,农民朋友对该虫认识不足,往往疏于防治,造成大豆严重减产,品质下降。目前,春播大豆陆续进入花荚期,应及时查虫、治虫。

    一、豆蝽蟓的危害症状

    冀东地区危害大豆的豆蝽蟓主要有点蜂缘椿象和条蜂缘椿象两种,成虫和若虫刺吸大豆嫩茎、嫩叶、花、荚的汁液。被害叶片初期出现点片不规则的黄点或黄斑,后期一些叶片因营养不良变成紫褐色,严重的叶片部分或整叶干枯,出现不同程度、不规则的孔洞,大豆植株不能正常落叶。被害蕾、花及荚果凋落,或果荚不实形成瘪粒,造成大豆减产,品质下降。豆蝽蟓除了危害大豆外,还危害其他豆科植物以及红薯、棉花、丝瓜、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

    二、豆蝽蟓主要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1.主要形态特征:点蜂缘椿象成虫体长15~17毫米,身体狭长,黄褐色至黑褐色;条蜂缘椿象体长13~15毫米,宽3毫米,身体狭长,棕黄色。点蜂缘椿象头、胸部两侧的黄色光滑斑纹成点斑状或消失;条蜂缘椿象头、胸两侧有光滑完整的带状黄色横条斑。点蜂缘椿象前翅膜片淡棕褐色,稍长于腹末;条蜂缘椿象前翅革片前缘的近端处稍向内弯,腹部第一节较其余节窄。点蜂缘椿象腹部侧缘稍外露,黄黑相间,腹下散生许多不规则的小黑点;条蜂缘椿象腹部背面浅黄棕色,各节端部有黑色斑。点蜂缘椿象后足腿节粗大,有黄斑,胫节向背面弯曲;条蜂缘椿象后足腿节基部内侧有1个明显的突起,腿节腹面具一列黑刺。点蜂缘椿象和条蜂缘椿象均头在复眼前部成三角形,后部细缩如颈;触角4节,第四节长于第二、第三节之和,第二节最短;足与体同色;卵长半卵圆形。点蜂缘椿象和条蜂缘椿象的若虫,1~4龄体似蚂蚁,5龄体似成虫,仅翅较短。

    2.生活习性:豆蝽蟓以成虫在枯草丛中、树洞和屋檐下等处越冬。每年发生2~3代,成虫于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陆续越冬。成虫和若虫白天极为活泼,早晨和傍晚稍迟钝,阳光强烈时多栖息于寄主叶背。初孵若虫在卵壳上停息半天后,即开始取食。成虫交尾多在上午进行。卵多产于叶柄和叶背,少数产在叶面和嫩茎上,散生,偶聚产成行。

    三、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预防:一是大豆播种前及生育期间,铲除田间、地头杂草,或选择适宜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消灭豆蝽蟓寄主。二是大豆或其他秋收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和杂草,并带出田外烧毁,消灭部分越冬成虫,减少越冬虫口密度。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我有话说

已有 0 条评论

其他评论

0 1
跳转至

农网头条

【农网介绍】 【版权声明】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

承办:贵州省气象局    支持单位:贵州省科技厅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181号 黔ICP备 16005811

联系电话:(0851)85507983;96888    联系邮箱:151808125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