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县近年来大力发展水果产业,种植面积达8.4万亩,年产量3.86万吨,产值2.37亿元。图为昌明镇黄土村种植的“摩尔多瓦”葡萄。
初秋时节,黔中大地色彩斑斓,“百果”正飘香。9月5日,记者来到贵安新区高峰镇王家院村,8000亩葡萄园里,一串串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的葡萄挂满枝头。
“4筐129斤,记起喽!”来自瓮安的收购商周小进把小货车开进葡萄园里。种植户孙春富一边把采摘的一筐筐葡萄搬上车,一边开心地给记者算起了今年的丰收账:十七八亩葡萄地,亩产最低4000斤,预计今年纯利润8万多元。
王家院村已有20多年水晶葡萄种植历史,“全村90%以上的村民都种有葡萄,今年价格每斤比去年高了5毛,预计今年村民人均收入在1.2万元左右。”村支书李斌说,通过发展葡萄种植和乡村旅游,王家院在2018年入选全国“十佳小康村”,葡萄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支柱。
贵州立体气候明显,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紫外线较强,利于树体生长、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可生产从南亚热带到温带的各类优质水果。同时,贵州种质资源丰富,是西南地区果树资源核心区,有利于优新品种的选育。此外,贵州森林覆盖率达57%,空气优良率达97%以上,这些都是贵州发展水果产业的优良条件。
在全省农村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今年精品水果产业被确定为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的12个农业优势产业之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省牢牢把握“八要素”,水果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截至8月底,全省果园面积达770万亩,当年新增62万亩,同比增长11%;水果产量253.9万吨,同比增长3.4%;产值176.6亿元,同比增长31%。
以项目为抓手 打造“万亩片”“千亩村”
今年以来,领衔省领导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以项目为抓手”,聚焦“4+2+N”树种,(“4”即火龙果、百香果、猕猴桃、蓝莓,“2”即特色樱桃、地方名李,“N”即地方区域性特色规模树种,如威宁苹果),聚焦“万亩片”“千亩村”示范基地,扎实推进全省水果产业革命。
作为农村产业革命水果产业发展的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始终把支持水果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组织调研组到9个市(州)实地调研,开展了百香果、火龙果、猕猴桃、蓝莓4个树种调研,全省“万亩片”“千亩村”等专题调研。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水果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1年)》,明确将贵州打造成南方重要精品水果基地的目标,推动贵州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启动示范项目。经过逐级遴选,完成水果产业项目库建设,确定支持省市县三级示范项目148个。打造先行样板,从建设智慧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完善标准体系、市场营销先行、金融支农产品及乡村振兴等六个方面,支持六盘水市水果产业先行区示范区建设。目前,已组建猕猴桃产业SPV公司,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截至8月底,通过项目支持和引导,“4+2”树种面积达141.7万亩,较去年底增长25.7%。其中,百香果、火龙果、蓝莓、猕猴桃新增面积11.7万亩,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7.5%;完成“4”个树种“万亩片”“千亩村”老果园提质增效改造7.4万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4%。
强化科技支撑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纵深推进技术服务,省农村产业革命水果产业专班成立了6个树种工作战队,由专班班长与省农科院、贵州科学院分管领导双行政牵头任总指挥长,明确每个“万亩片”“千亩村”责任人及指导专家,形成战队制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科技支撑,资金是保障。按照项目推动,省级已统筹财政资金约2.86亿元。其中,省农业农村厅统筹9148万元,用于支持水果重点示范项目建设,较2018年增长173.5%;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林业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基础配套、基地建设、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围绕“万亩片”“千亩村”果园项目建设投入财政资金已达1.945亿元。
聚集专家力量,我省组建8个省级专家服务团队,为各地水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季度,8个省级专家组100多人次,深入44个县区、78个乡镇的水果基地开展建园、栽培技术、贮藏保鲜等内容多样、形式不同的技术服务92次,服务企业、合作社、农户等3520人次。
省水果专班负责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级干部向青云说,按照绿色有机果品生产要求,我省将在“万亩片”“千亩村”示范区做好“品种、农资、标准、检测、标识、销售”“六统一”,对标规范生产,力争商品率达85%。
狠抓营销推介 加快主体引进培育
产销对接是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一环。种得好,卖得出,才是关键。
基于此,我省狠抓营销推进,完成水果产业宣传推介方案,成功举办“蜂·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会、火龙果产业推进会、猕猴桃产业推进会。今年4月,领衔省领导带队到港澳地区,设立贵州特色产品长期销售网点。完成对国内果品批发市场、年产值5000万元果树企业信息采集和意向合作企业初步筛选。
加快市场主体引进培育。荔波县出台扶持黄金百香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广大群众和引进企业参与黄金百香果种植。目前,共引进5家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百香果产业实施,带动639户群众参与种植(其中贫困户237户),完成百香果种植面积3800亩。2018年该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3万亩,带动贫困户1688户,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
强化电商合作,拓宽销售渠道。主动与拼多多、京东、淘宝等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对接,加强平台深度合作。省水果专班与贵州农职院联合拼多多的“多多大学”,举办电商专题培训班,推进蓝莓、火龙果等精品水果线上线下销售。
据悉,6月以来,蓝莓、地方名李、火龙果、猕猴桃等精品水果陆续进入集中上市期,我省已全面启动宣传推介工作,为好果卖好价,夺取“夏秋决战”胜利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