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等主办的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即将召开,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唯一一家代表贵州“大数据+旅游”发展的企业受邀参会,将向来自全国的互联网企业、研究机构、文旅职能部门推介展示其自主研发的“村村”农旅大数据平台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的成果。
那么,这个从开阳县贫困小山村孕育出来的“村村”大数据平台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它解决了乡村旅游中的哪些痛点?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同探访。
人在家中坐,客从“云”上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阳春三月,走进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平寨组,古诗中这幅村舍俨然、田园栖居的场景豁然呈现在眼前,令人心生向往。
而10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
“以前村里的房子破旧,大家的生活也都比较贫困。”村民陈华松介绍,那时,他一家5口住在低矮的平房,依靠种植水稻、玉米,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元,仅能糊口,日子穷得仿佛看不见头。
转机出现在2017年。
这一年,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对平寨进行开发,通过“三改一留”(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开发模式,以“622”(投资人以乡舍改造资金占股60%,农户以房屋经营权占股20%,平台公司占股20%)机制运行,平台对所有乡舍民宿进行统一打造,并开发“村村”农旅大数据平台进行统一运营。
“加入水东乡舍后,公司帮我家改造了6间民宿,每年仅民宿的收入就有1万元。公司还统一派人管理、清洁、维护,我们什么都不用管,就是个甩手老板。”陈华松依托民宿,做起了主营盗汗鸡的农家乐,“每个月光餐饮就有一万元左右的营收,收入比起以前来,简直天差地别。”
来陈华松家就餐和住宿的客人,大部分都是通过水东乡舍“村村”APP下单的,“客户下单后,我们只要抢单成功,就有生意上门了,赚钱比以前轻松多了。”陈华松来说。
目前,依托“三改一留”开发模式和“622”运营机制,水东乡舍已累计为开阳十里画廊110余户农民改造乡舍,吸引社会入股资金2800余万元,政府配套支持2500余万元,完成总投资5300余万元,在打造“山清水秀村落美”的宜居宜旅村寨的同时,带动100余名当地农民就业。
2020年,水东乡舍先后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贵州省民政厅全省示范健康养老小镇。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村村’大数据平台带动500万农民增收致富,使他们变身新型‘职业农民’。”展望未来,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虹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从“找乡愁”到“享乡愁”,定制你的乡村之旅
打开“村村”APP,里面设有周边景点、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康体养生、民俗特色体验活动等功能,游客选择入住“水东乡舍”各色民宿后,可通过APP迅速了解周边环境,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吃住行游购娱”项目。
“在‘村村’APP上,我家的招牌菜‘盗汗鸡’很受欢迎。”从春节到3月,陈华松家客流不断,几乎隔两三天就有客人通过“村村”APP联系入住、点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村村”APP上,游客还可以自主发起并定制创意之旅。
“比如,你是一个音乐爱好者,那么你可以在‘村村’APP上发起一个音乐会,召集你的伙伴以及其他音乐爱好者来一起玩转音乐,而‘村村’APP会为你筛选出最适合的场地,并免费提供场地使用。”公司总经理陈虹池介绍说,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游客从传统的乡村游玩活动的被动参与者,变成了活动的创意策划者和召集者,解决了传统乡村旅游中“有风景、缺个性化体验”“风景四处雷同、体验千篇一律”的痛点。
“‘村村’大数据平台和行业内其他产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以内容生产为主,而不仅仅是旅游攻略的工具,”陈虹池颇为自豪地介绍:“‘村村’是一个大数据平台,而不仅仅只是一个APP。在这个平台上,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发布者,每个人的需求和能力都可以在这里碰撞出火花。”
在‘村村’大数据平台上,游客还可以发布各种悬赏任务。公司副总经理肖津桃举例说,如果游客想上山采蘑菇,就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任务及赏金,农户接单并带领游客完成采蘑菇任务后,即可领取赏金——显然,这样的方式将使人们的乡村之旅变得更加有趣。
“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是层出不穷的,吹陶笛、打糍粑、卤酸菜、推豆腐……通过‘村村’平台,我们挖掘了很多丰富的业态。”
正是这种“以内容生产为主、人人皆是主体”的创新,赋予了“村村”平台迅速壮大的魔力,并为乡村智慧旅游开拓出一种全新的管理运营模式。
为了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和管理运营,“村村”大数据平台开发了游客端、投资人端和农户端三种端口,游客端整合了周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投资人端和农户端将游客吃宿行游购娱等需求信息进行共享,实现三方数据实时共享、收益实时分配。
打造样板,推广乡村智慧旅游新模式
“村村”作为“水东乡舍”自主研发的智慧旅游管理运营平台,其创新之处和运营成效目前已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但陈虹池以及他的创业伙伴的目标并没有局限于此,他们要将“村村”打造成为乡村智慧旅游的一个样板,面向全省、全国推广。
“我们推广的内容包括‘水东乡舍’项目的运营模式和大数据管理平台。”陈虹池介绍,“村村”大数据平台是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管理系统,可以兼容不同景区的运营内容,是对当下全国旅游业管理系统的一次变革。
目前,为使“水东乡舍”模式在开阳县全面开花,成为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旅游“三变”扶贫模式,当地政府从行政审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创业、宣传推介、协调服务等方面为水东乡舍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扶持。
在即将参加的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上,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在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智慧科技专题展览展示,与参会人员共享智慧科技发展成果,促进该产品交易和创新应用落地省外市场,推动乡村智慧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