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辣椒首席专家王立浩:科技助力破解贵州辣椒“密码”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8日 作者:文剑

  “贵州辣椒香气浓郁,品质很好,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一产有全国最大的辣椒种植面积,二产有老干妈这样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三产有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中国辣椒城,而且,辣椒产业由省领导领衔推进,对辣椒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我也一定会尽我的力量,以科技助力贵州辣椒产业进一步发展。”王立浩研究员说道。

王立浩研究员作《贵州辣椒产业发展之思考》报告

  因辣结缘贵州

  11月15-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辣椒课题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茄科蔬菜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立浩研究员应邀到贵阳作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辣椒产业专题报告。期间,在贵州省辣椒专班的陪同下,走访调研了贵州辣椒龙头企业老干妈、贵三红等贵州辣椒龙头企业。在此前,王立浩研究员已多次因为辣椒来过贵州。“10多年前就到贵州参观过老干妈,了解过遵义辣椒,今年第五届辣博会又来过。”王立浩说。

  “2020年,贵州辣椒种植面积545万亩、产量724万吨、产值242亿元;有七个国家地标产品——绥阳子弹头、遵义朝天椒、牛场辣椒、湾子辣椒、虾子辣椒、大方皱椒、花溪辣椒;已建设省、市、县三级示范点490个,全省辣椒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全省现有辣椒加工企业近30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40家,市级龙头企业72家,生产7大系列50多种产品。”谈起贵州辣椒,王立浩如数家珍。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辣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吴强(右)向王立浩研究员颁发聘书

  此次来贵州,王立浩研究员又多了一个身份——受聘为贵州辣椒产业发展高级顾问,他于贵州辣,又多了一份责任。

  五点建议建言贵州辣

  对于贵州辣椒产业的发展,王立浩给出了五点建议:从高处战略布局,着力产业带动;从细处着眼,制定各项标准;从高明处着手,提高科技含量;从整体着想,做好产业链;深入人心立足长久,打造辣椒文化。

王立浩研究员(右五)与贵州省辣椒专班在老干妈

  从高处战略布局,着力产业带动。要加强辣椒产业布局,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全省。要发挥产业带动,特别是以老干妈为龙头的品牌优势,在深加工上下功夫,秉承工匠精神,做好贵州辣椒品牌建设。

  从细处着眼,制定各项标准。特别是辣椒的选种,内涵物质要有明确的标准。做好标准化种植,特别是农残控制、品种选育、原料成品等,要通过建立标准到达品质稳定。

  从高明处着手,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品种和生产环节、科学统筹信息化生产规划、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做到传统与科技结合。

王立浩研究员(前排中)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省辣椒专班常务副班长易勇(前排右一)在贵三红

  从整体着想,做好产业链条。品种选育,品种是核心,规模化生产经营,组织生产和生产同等重要,要有拳头产品和新产品,做好市场和流通环节,把国家级辣椒交易市场发挥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深入人心立足长久,打造辣椒文化。王立浩说,文化是最能深入人心的,要提升贵州辣椒文化自信,结合贵州红色文化,生态贵州打造品质辣椒是贵州辣椒的特色。推广好《迷你香》歌曲、遵义辣博会,建立辣椒博物馆等文化载体,讲好贵州辣椒故事。

  科技助力产业发展

  在为期两天的考察中,王立浩研究员走访了贵州有代表性的辣椒企业——老干妈、贵三红、苗姑娘、卓豪农业和德庄。贵州辣椒加工企业取得的发展让王立浩欣喜,同时,他也指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遵义生产的德庄火锅底料

  “贵椒味道是跳动在舌尖上的香辣味道;是融入血脉的乡愁味道;是来自大自然的健康味道;是洋溢在欢笑中的幸福味道;是飘逸在青春里的时尚味道。”这是在第五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昌鹏说过的一句话,也是王立浩研究员非常喜欢的一句话。“贵州辣椒产业要进一步加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今后,我与团队也会与贵州辣椒人一起,破解贵州辣椒‘密码’,推动贵州辣椒产业进一步发展。”王立浩研究员说。(记者 董瑶 程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