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贵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近日,贵州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实施“管点、控线、畅面”措施,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贵州广大干部群众将以200%的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有信心有能力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画卷正在铺展。
子时,黔西县甘棠镇大寨村驻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在大棚里查看羊肚菌长势情况。
大寨村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该镇共有734个大棚种植羊肚菌,本月底开始采收上市。每个大棚能够分批采收200斤左右,按目前市场收购价60元每斤计算,产值能够达到800多万元,将直接带动9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
丑时,贵阳市南明区太慈桥街道办事处干部和志愿者在青山小区为出入小区人员检测体温。
自2月17日起,贵阳市将继续实施城市小区封闭管理,原则上只允许本小区业主(含外来租住户)进出。进出小区人员须佩戴口罩、进行体温检测、扫描“贵阳市疫情防控信息登记平台”二维码;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百货商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等可恢复营业,文化娱乐场所继续暂停营业,餐饮服务场所只能采取外卖配送方式经营,一律不得在场所内就餐。近期湖北来筑人员,由区(市、县)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
寅时,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工人在贵阳市北京路清洗路面。
疫情发生后,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调整工作方案,减少人工清扫,使用高压冲洗车、高压机扫车、高压步道车和喷雾器等对市区范围内的街道、人行横道等进行消杀,部分人工错峰对垃圾桶、公交站亭等区域进行消毒杀菌,通过增加保洁频次、喷洒消毒水等措施,尽可能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保证城市环境的安全。
卯时,在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北京路站,贵阳市民有序乘坐地铁。
连日来,贵州省实施“管点、控线、畅面”措施,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管住点、放开面,尽快恢复全省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城市公共交通。
辰时,在丹寨县龙泉镇马寨村板蓝根育苗基地,苗族村民在整理苗棚。
当下正是春耕备耕时节,丹寨县正常的备耕工作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滞,县内的中药材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纷纷复工,工人们在温室大棚和无菌培养室内里加紧进行移栽、装箱、搬运、接种等工作,为即将到来的春耕春种作准备。
巳时,在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们在组装电视机。
连日来,贵州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省内各地设立的所有“关卡”一律取消,按照“管点、控线、畅面”的要求,切实畅通省内交通,同时出台各项有力措施为企业纾困,有序推进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确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月底全部复工复产。
午时,中石油西南管道贵阳输油气分公司值班人员在工艺区巡检。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贵阳输油气分公司抓好值班巡检、设备设施冬防保温和突发应急情况处置等工作,积极排查外电线路隐患,确保贵阳枢纽站双回路供电,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全力保障安全生产。
据悉,1月24日至2月18日,贵阳分公司累计向贵州省输送天然气8811万标方,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天然气有序供应。
未时,位于万山经开区的贵州鸿鑫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忙着生产医疗物资。
“原本我们农历小年的时候就放假停产了,农历二十八接到省里紧急通知,我们就立马召回员工生产。”公司法人代表赵玉平告诉记者。
该公司是一家医疗器械及消毒药水生产企业。目前,已有50多名工人投入到生产中,三条生产线24小时不断工作,产能实现满负荷运转,主要为铜仁、毕节、重庆等地生产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等医疗物资,供应给医院、各级机关、乡镇、超市等。
申时,航拍下的黔西县甘棠镇大寨村羊肚菌大棚种植基地。
近年来,贵州在“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下,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全省蔬菜产量比上年增长10.6%,坝区亩均产值增长30%以上,农业农村面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酉时,黔西县锦星镇众农生态园大葱、草莓等喜获丰收,农民喜笑颜开。该镇援建和自建大棚共有1535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主导产业品牌,重点规划种植优质草莓大棚达519个,其余大棚种植早熟西瓜、黄瓜、西红柿和豇豆等经济作物,采取“2:1:7”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据悉,2020年锦星镇规划新增种植猕猴桃5000亩,皂角4200亩,大葱、香葱、野葱8000亩,高粱8000亩。
戌时,普安县电商平台“网红”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农特产品。近日,普安红茶成了网络直播销售的热销产品,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纷纷下单抢购。
开春后,正是普安红茶采摘最佳时机,为打开销路拓宽市场,普安借助阿里巴巴电商平台,通过网络直播,将普安红茶、薄壳核桃、爽口辣、鸡枞油等特色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亥时,丹寨县排调镇巫起村党坝自然寨,驻村干部和村民以“院坝会”的形式安排部署春耕生产、农村产业发展相关事项进行商定,以确保产业顺利开展。
近年来,巫起村通过“公司+合作社”的订单模式大力发展吊瓜种植产业,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产业保障,截至目前,巫起村吊瓜种植面积100余亩,2019年产业收入30多万元,今年还将新增种植面积1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