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年都来采购。这里的苹果又脆又甜,而且是含钙苹果,消费者特别喜欢。目前我们在贵阳市的200多个社区团购点,每天的订单量在1500斤以上。”说起长顺高钙苹果,来自贵阳的社区团购采购商陈国林赞不绝口。
据了解,黔南州长顺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于山地垂直立体气候,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目前,全县共种植苹果5.83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8万亩。
今年以来,长顺县深入探索“科技强果”新农业模式,用好防雹避雨、绿色施肥、气调冷藏三项技术,预计今年全县评估产量达5.7万吨、产值超7亿元,可带动1500余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产业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加强与省、州农业部门沟通对接,长顺县争取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00万元,在冰雹、病虫害多发易发的果园建设防雹网、避雨棚,破解高钙苹果产业因冰雹灾害、病虫害导致的果树退化、效益降低等难点堵点问题,实现果面光洁整齐、果品品质提升。目前,已在试点区建成防雹网面积180亩、避雨棚项目面积100亩,坐果率较露天栽培提高1倍以上,每亩市场收益较原来提高2000元左右。
同时,开展绿色施肥技术,长顺县按“畜禽粪污—蚯蚓养殖分解—蚯蚓肥种植”模式,由县俊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建设蚯蚓养殖种苗池,将蚯蚓粪污还原成高效活性酶生物有机肥用于苹果种植,降低传统肥料使用频率,保持土壤活性、透气性、保湿性,合理补充土壤营养物质,提高苹果营养含量和口感。目前,已建成蚯蚓养殖种苗池8个、集粪棚100平方米,年产蚯蚓肥750吨,蚯蚓肥试点种植的苹果80余亩,总产值达160万元以上。
除此之外,长顺还采取“财政投入+农户自筹”方式筹集资金,建设苹果气调冷库项目,通过“气调冷藏”技术控制和调整储藏环境的气体成分比例、温度、湿度,延长苹果的储藏寿命和货架期,按市场需求进行错季销售。目前,全县共建设苹果冷库10个,共10940立方米,每斤苹果单价较技术创新前提高1.5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一审:罗忠显
二审:付芳婧
三审:罗曦